•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华研究员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4-2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城市固废资源化与场地污染防治研究中心
  • 中心简介
  • 中心主任
  • 中心副主任
  • 当前位置:首页部门单元研究机构城市固废资源化与场地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
  • 中心副主任
    余广炜 男
    职  称: 研究员
    电  话: +86-592-6190773
    电子邮件: gwyu@iue.ac.cn
    邮政编码: 361021
    通讯地址: 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简  历

    余广炜,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城市矿产绿色开发研究团队负责人,北京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入选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兼任福建省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市政府第八届海洋专家组成员、国家重点专项核心专家库专家、北京市高级专家库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危废学术委会委员、福建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以及福建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

    余广炜同志2005年博士毕业后进入首钢总公司工作,曾任首钢能源环保部设计技术中心主任助理、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首钢总公司北京首科兴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多次获首钢总公司环保先进个人、先进职工、创新先锋、能工巧匠、优秀青年人才一等奖等荣誉,2009年被评为首钢技术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首钢集团技术专家;期间主持或参与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产业化专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等科技项目,组织建设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含铁尘泥资源化利用、焦化有机固废资源化、烧结烟气脱硫、钢渣显热回收及矿化固定二氧化碳等产业化示范项目,并作为首钢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组技术负责人成功开发我国第一个在联合国EB注册的干熄焦CDM项目。余广炜同志201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固废低碳资源化与污染物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至今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日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中国和欧盟研究创新旗舰合作计划项目、福建省工业引导性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中科院STS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厦门市产学研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30多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项,多项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研究领域

    废弃物低碳资源化与污染物控制、有机固废高值炭转化技术、节能与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首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冶金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代表论著

    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

    1. 一种海淤泥资源化利用方法及系统[P].发明专利:ZL201910643114.0

    2.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与装置[P].发明专利:ZL201811171028.6

    3. 一种秸秆与污泥协同处理的装置及其方法[P].发明专利:ZL201910624235.0

    4. 一种水热法制备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的方法及其装置[P].发明专利: ZL201710752937.8

    5. 一种利用污泥热解残渣制备泡沫陶瓷的方法及其设备[P].发明专利:ZL201710738296.0

    6. 一种畜禽粪污热解残渣分级利用的方法和装置[P].发明专利:ZL202010534915.6

    7. 一种具有抗硫性能的催化氧化NO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发明专利:ZL201910752174.6

    8. 一种富磷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P].发明专利: ZL201610019214.2

    9. 一种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利用的方法[P].发明专利:发明专利:CN202210059954.4

    10. 一种脱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废水脱色方法[P].发明专利:ZL201910488058.8

    11. 一种提高畜禽粪便生物炭碳酸氢钠磷含量的方法[P].发明专利:ZL202110205207.2

    12. 一种含铬污泥的脱水稳定化方法及装置[P].发明专利:ZL201810435353.2

    13. 一种类Fento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P].发明专利: ZL201810031010.X

    14. 一种污泥生物炭资源化利用的方法[P].发明专利:ZL201811108702.6

    15. 一种磁性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和用途[P].发明专利: ZL201910004100.4

    16. 一种可持续降解室内VOCs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P].发明专利: ZL201710871430.4

    17. 一种填埋体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P].发明专利: ZL201711142227.X

    18. 一种利用污泥处理飞灰的方法[P].发明专利: ZL201610817031.5

    19. 一种污泥热解生物炭制备陶粒的方法与装置[P].发明专利: ZL201610311361.7

    20. 一种高效双塔半干法脱硫的方法及其装置[P].发明专利: ZL201610149367.9

    21.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分选尾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P].发明专利:ZL201510900440.7

    22. 一种两段式间接热解析工艺处理有机污染土方法及设备[P].发明专利: ZL201510254952.0

    23. 一种表面陶化炭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设备[P].发明专利: ZL201510298192.3

    24. 一种提高污泥生物炭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P].发明专利: ZL201410442329.3

    25. 一种废塑料与污泥混合制备炭吸附材料的方法及系统[P].发明专利:ZL201410202449.6

    26. 一种节能环保型低水分炼焦工艺及系统[P].发明专利: ZL201410202430.1


    主要学术论文(*为通讯作者):

    1. Ruqing Jiang , Xinlin Li , Changjiang Li , Jintao Fang , Zhenjiao Xing , Guangwei Yu*,An insight into the diazo dye Direct Red 23 adsorption on Ca-modified biochar in an aqueous solution: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DFT and molecular dynamics[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354 (2025)128655

    2. Qi Zhang , Guangwei Yu*, Rongcan Hong, Weidong Qiu, Changtai Deng, Cheng Yu. Electrochemical chlorine evolution reaction to improve the desalination of sea sand[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45(2024)174063

    3. Muhammad Noman, Guangwei Yu*, Dinkayehu Tsegaye Awugichew, Xinlin Li, Synthesis of surficial-modified green biochar catalyst generated by biogas residue biochar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catalytic ozonation degradation of ciprofloxacin[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57(2024)119314

    4. Ruqing Jiang, Guangwei Yu*, Yu Wang, Changjiang Li, Zhenjiao Xing, Ximei Xue, Yin Wang,Cheng Yu. Migration of phosphorus in pig manure during pyrolysis process and slow-release mechanism of biochar in hydroponic applicatio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15(2024)170116

    5. Yu Wang, Guangwei Yu*, Shengyu Xie, Ruqing Jiang, Changjiang Li, Zhenjiao Xing. Pyrolysis of food waste digestate residues for biochar: Pyrolytic properties, biochar characterization and heavy metals behaviours[J].Fuel, 353(2023)129185

    6. Yu Wang, Guangwei Yu*, Jiajia Lin, Ruqing Jiang, Xinhai Xu, Shengyu Xie, Yin Wang. Synergistic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food waste digestate residues and incineration fly ash: dehydration performance, heavy metals safety and PCDD/Fs detoxification,Reaction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2, DOI: 10.1039/D2RE00053A

    7. Chunxing Li,Shengyu Xie, Yu Wang, Ruqing Jiang, Xingdong Wang, Nan Lv, Xiaofang Pan, Guanjing Cai, Guangwei Yu, Yin Wang*  Multi-functional biochar preparation and 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 by co-pyrolysis of livestock feces and biomass waste,Waste Management 134 (2021) 241–250

    8. Ruqing Jiang, Guangwei Yu*, Pamphile Ndagijimana, Yu Wang, Futian You, Zhenjiao Xing, Yin Wang. Effective adsorption of Direct Red 23 by sludge biochar-based adsorbent: adsorption kinetics, thermodynamics and mechanisms study[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83(10):2424-2436

    9. Shengyu Xie, Guangwei Yu*, Ruqing Jiang, Jianli Ma, Xiaofu Shang, Gang Wang, Yin Wang, Yongan Yang, Chunxing Li. Moderate sewage sludge biochar application on alkaline soil for corn growth: a field study , Biochar, 3(2021)135-147

    10. Chunxing Li, Shengyu Xie, Futian You, Xinyu Zhu, Jie Li, Xinhai Xu, Guangwei Yu,Yin Wang*,Irini Angelidaki. Heavy metal stabilization and improved biochar generation via pyrolysis of hydrothermally treated sewage sludge with antibiotic mycelial residue, Waste Management, 119 (2021) 152-161

    11. Jie Li, Lanjia Pan, Guangwei Yu*, Chunxing Li, Shengyu Xie, Yin Wang. Synthesis of an easily recyclable and safe adsorbent from sludge pyrochar for ciprofloxacin adsorp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92 (2021) 110258

    12. Shengyu Xie, Guangwei Yu*, Jianli Ma, Gang Wang, Qichuan Wang, Futian You, Jie Li, Yin Wang, Chunxing Li.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soilless cultivation of cucumber with sewage sludge biochar addition[J],Environmental Research,191 (2020) 110188

    13. Shengyu Xie, Guangwei Yu*, Chunxing Li, Jie Li, Gang Wang, Shaoqing Dai, Yin Wang. Treatment of high-ash industrial sludge for producing improved char with low heavy metal toxicity,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150 (2020) 104866

    14. Pamphile Ndagijimana, Xuejiao Liu, Zhiwei Li, Guangwei Yu*, Yin Wang*. The synthesis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and cyclic utilization of granulated activated carbon-based sorbent for bisphenol A and triclosan remov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doi.org/10.1007/s11356-020-08095-7

    15. Jie Li, Guangwei Yu*, Lanjia Pan, Chunxing Li, Futian You, Yin Wang. Ciprofloxacin adsorption by biochar derived from co-pyrolysis of sewage sludge and bamboo wast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7(2020)22806–22817

    16. Zhan Chen, Guangwei Yu, Xiaoyan Zou, Yin Wang*, Co-disposal of incineration fly ash and sewage sludge via hydrotherm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yrolysis: Cl removal and PCDD/F detoxification,Chemosphere, 260 (2020) 127632

    17. Zhan Chen, Guangwei Yu, Yin Wang*, Xingdong Wang. Fate of heavy metals during co-disposa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ly ash and sewage sludge by hydrothermal coupling pyrolysis process. Waste Management, 109 (2020) 28-37

    18. Chunxing Li, Jie Li, Lanjia Pan, Xinyu Zhu, Shengyu Xie, Guangwei Yu, Yin Wang*, Xiaofang Pan, Gefu Zhu, Irini Angelidaki, Treatment of digestate residues for energy recovery and biochar production: from lab to pilot-scale verific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65 (2020) 121852

    19. Chunxing Li, Shengyu Xie, Yin Wang*, Guangwei Yu, Zhang, Y. Simultaneous 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 and antibiotics removal during synergetic treatment of sewage sludge and pig manure,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0, 27(24): 30323-30332

    20. Zhan Chen, Guangwei Yu, Yin Wang,* Xuejiao Liu, Xingdong Wang. Research on synergisticall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MSW incineration fly ash and sewage sludge.[J] Waste management, 100(2019)182-190

    21. Pamphile Ndagijimana, Xuejiao Liu, Zhiwei Li, Guangwei Yu⁎, Yin Wang⁎. Optimized synthesis of a core-shell structure activated carbon and it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Bisphenol A.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89 (2019) 457-468

    22. Jie Li, Lanjia Pan, Guangwei Yu*, Chunxing Li , Dengguo Lai, Shengyu Xie, Zhiwei Li, Yin Wang. The synthesis of heterogeneous Fenton-like catalyst using sewage sludge biocha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ciprofloxacin degradation[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54 (2019) 1284–1292

    23. Pamphile Ndagijimana, Xuejiao Liu, Guangwei Yu*, Yin Wang⁎, Synthesis of a novel core-shell-structure activated carbon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lfamethoxazole adsorption[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368 (2019) 602-612

    24. Futian You, Guangwei Yu*, Zhenjiao Xing, Jie Li, Shengyu Xie, Gang Wang, Hongyun Ren, Yin Wang*. Enhancement of the NO catalytic oxidation activity of activated carbon at room temperature by nitric acid hydrothermal treatment[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471 (2019) 633-644

    25. Shengyu Xie, Guangwei Yu*, Chunxing Li, Futian You, Jie Li, Renqiang Tian, Gang Wang, Yin Wang*.Dewaterability enhancement and heavy metals immobilization by pig manure biochar addition during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sewage sludg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9) 26:16537-16547

    26. Xingdong Wang, Chunxing Li, Zhiwei Li, Guangwei Yu, Yin Wang*, Effect of pyrolysis temperature on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speciation and risk evalu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biochar derived from textile dyeing sludge[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68 (2019) 45–52

    27. Renqiang Tian, Chunxing Li, Shengyu Xie, Futian You,Zhihong Cao,Zhihong Xu,Guangwei Yu, Yin Wang*. Preparation of biochar via pyrolysis at laboratory and pilot scales to remove antibiotics and immobilize heavy metals in livestock feces[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9, 19(7): 2891-2902

    28. Guangwei Yu*, Shengyu Xie, Jianli Ma, Xiaofu Shang,Yin Wang, Cheng Yu, Futian You, XiaodaTang, Héctor U. Levatti, Lanjia Pan, Jie Li and Chunxing Li. Influence of Sewage Sludge Biochar on the Microbial Environment, Chinese Cabbage Growth, and Heavy Metals Availability of Soil[M].BIOCHAR- AN IMPERATIVE AMENDMENT FOR SOIL AND THE ENVIRONMENT, ISBN:978-953-51-6774-7,2018

    29. Jie Li, Guangwei Yu*, Lanjia Pan, Chunxing Li, Futian You, Shengyu Xie, Yin Wang*. Study of CIP removal by biochar obtained from used tea leav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73(2018)20-30

    30. JieLi, Guangwei Yu*, Shengyu Xie, Lanjia Pan, Chunxing Li, Futian You, Yin Wang*. Im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ceramsite produced from sewage sludge biochar[J]. Scic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28-629(2018)131-140

    31. Lanjia Pan, Jie Li, Chunxing Li, Xiaoda Tang, Guangwei Yu, Yin Wang∗, Study of ciprofloxacin biodegradation by a Thermus sp. isolated from pharmaceutical sludge[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343 (2018) 59-67

    32. Chunxing Li, Xingdong Wang, Guangyi Zhang, Jie Li, Zhiwei Li, Guangwei Yu, Yin Wang*, A process combining hydrothermal pretreatment,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pyrolysis for sewage sludge dewatering and co-production of biogas and biochar: Pilot-scale verification[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54 (2018) 187-193

    33. Futian You, Guangwei Yu*, Yin Wang*, Zhenjiao Xing, Xuejiao Liu, Jie Li. Study of nitric oxide catalytic oxidation on manganese oxides-loaded activated carbon at low temperature[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7, 413: 387-397

    34. Lanjia Pan, Xiaoda Tang, ChunxingLi, Guangwei Yu, Yin Wang*. Biodegradation of sulfamethazine by an isolated thermophile-Geobacillus sp.S-07[J].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7, 33(5): 85

    35. Chunxing Li, Xingdong Wang, Guangyi Zhang*, Guangwei Yu, Jingjiang Lin, Yin Wang*. Hydrothermal and alkaline hydrothermal pretreatments plus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ewage sludge for dewatering and biogas production: Bench-scale research and pilot-scale verification[J]. Water Research, 2017, 117: 49-57

    36. Guangwei Yu, Yin Wang, Xiang Zhang, Xiaoda Tang, Jie Li, Zhen Yu, Xingdong Wang, Futian You. Influence of Sludge and Sludge Biochar on the Transfer of Available Heavy Metals in Soil[J]. Journal of Solid Waste Technology & Management, 2016, 42(1):814-823

    37. Guangwei Yu*. A New Method for Processing Waste Plastics by traditional coking process[C].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nal sinks, Taibei, TaiWan, Aug.23-26,2015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研究经费)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固碳减排高效农牧循环模式构建及农肥深施关键装备研发, 2023YFD1701704,2023.12~2027.12,负责人。

    2.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平台项目:金属尾矿低碳高值综合利用同创新平台,3502ZCQXT2022004,2023.01~2024.12,负责人。

    3. 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海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23T3033,2023.01~2025.12,负责人。

    4. 厦门市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项目:厦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2023FCD012025010008,2021.03~2023.03,负责人。

    5.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微界面氧化对海砂表面氯元的平衡定向干预机制及其在海砂淡化中的应用,23YYST061QCA09,2023.07~2025.06,负责人。

    6. 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高浓度臭氧催化剂及应用技术开发,2023T3011, 2023.01~2025.12,中科院方负责人。

    7. 企业科技项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与应用,2022.12~2024.11,负责人。

    8. 企业科技项目:园林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与应用,2022.12 ~2024.11,负责人。

    9. 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尾矿低碳资源化利用技术及产业化, 2021T3069,2021.08~2024.07,中科院方负责人。

    10. 企业科技项目:尾矿低碳资源化利用过程典型重金属迁移转化调控技术开发及应用,2021.04~2023.04,负责人。

    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包装废物与餐厨垃圾等城市固废协同处理生态链接技术,2020YFC1908904,2020.11~2023.10,负责人。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和欧盟研究创新旗舰合作计划项目:新型移动式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装备及其技术模式研究,2019YFE0194000,2020.07~2022.12,任务负责人。

    13. 中国科学院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GC202001-12,2020.01~2023.01,骨干参与。

    14. 厦门市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项目:城市污泥与餐厨垃圾协同资源回收技术研发与示范,3502Z20193076,2018.05~2021.05,负责人。

    15.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中小城镇固体废弃物协同资源化处置技术研究与示范,XDA23020504,2019.01~2023.12,负责人。

    1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日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城市污泥与餐厨垃圾协同资源回收技术研发与示范,2016YFE0118000,2016.12~2019.12,任务负责人。

    17. 政府委托研究项目:厦门市海上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350200]WS[GK]2018068-1,2019.01~2020.12,负责人。

    1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污泥生物炭制备多孔陶粒及其对环丙沙星的催化降解机理研究,2019J01135,2019.4.01~2021.9.30,负责人。

    19. 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市政污泥热解制备生物炭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16YFXTSF00420,2016.10~2019.03,中科院方负责人。

    20. 福建省工业引导性重点项目:城市垃圾废塑料与污泥混合制备炭吸附材料关键技术开发,2015H0044,2015.04~2018.03,负责人。

    21. 企业科技项目:有机污染土烘干热解析处理系统改进开发及能效优化研究,2014.11~2017.12,负责人。

    2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污泥水热脱水及其制备多孔功能炭的关键技术研究,IUEZD201402,2014.09~2017.08,负责人。

    23.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污泥生物炭安全评价与利用技术研究,KZZD-EW-16,2013.06-2016.06,负责人。

    24. 厦门市科技项目:危险废弃物鉴别与处置公共服务平台,3502Z2013018,2014.01~2015.12,任务负责人。

    25.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钢渣矿化固定CO2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13BAC12B04,2013.1.1~2016.12.31,任务负责人。

    2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863计划):钢渣活性组分固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2011AA06A105,2011.01~2015.12,参与。

    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改性城市污泥作为烧结配料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研究51104009, 2012.01~2014.12,参与。

    28.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烧结工艺处理城市污泥技术研究,2011.10~2013.10,负责人。

    29. 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利用首钢焦化工艺大规模处理废塑料垃圾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发改办高技[2008]143,2008.01~2011.12,技术负责人。

    30.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工艺流程大型焦炉高效能源转化技术研究,2006BAE03A05,2006.11~2009.12,任务负责人。

    31. 企业科技项目:首钢节能技术CO2排放研究及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2007-2011,技术负责人。

    32. 企业科技项目: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引进、二次开发与产业化,2009-2013,负责人

    33. 企业科技项目:焦化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化,2005-2010,负责人。

    34. 企业科技项目:利用低温蒸馏工艺处理轧钢污泥技术研究,2005~2009,任务负责人

    35. 企业科技项目:首钢快速炼焦技术研究,2006~2008,任务负责人

    36. 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资助项目:首钢快速炼焦技术研究与开发,2006.06~2008.06,负责人。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