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2来源:陈伟强研究组
5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蔡长塔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魏伟、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伟强等编撰有关专家介绍研究成果并回答媒体提问,特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研究部主任柴麒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等同行专家到场点评。
《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双碳”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共同研究编撰完成。报告呈现了基于消费端视角的全球碳排放研究最新结果,分析了1990年至2019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的演变特征,评估了重点贸易产品的碳转移效应,为全球减排和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研究报告》指出,1990-2019年间,中国消费端碳排放始终低于生产端碳排放,生产端和消费端碳排放差值提升接近3倍,出口贸易隐含碳强度降低83.3%,为全球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产品。2021年,中国因钢铁原材料及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分别达1.0亿吨和2.5亿吨。为此,《研究报告》建议,进一步统筹生产端和消费端,加强消费端核算方法学研究,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扩展研究产品的覆盖度,更科学公正地分配全球减碳责任。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团队致力于战略性原材料/消费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及贸易隐含碳转移核算与评估的模型方法开发与数据库构建工作,其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研究报告》中钢铁、光伏产品的全球贸易隐含碳转移格局分析与中国贡献识别相关研究内容撰写,为从产品尺度探明消费端碳排放来源、传递途径及可能的减排策略提供典型案例参考。
发布会现场图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