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华研究员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4-2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队伍优秀青年
  • 优秀青年
    苏建强 男
    职  称: 研究员
    电  话: +86-592-6190514
    电子邮件: jqsu@iue.ac.cn
    邮政编码: 361021
    通讯地址: 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简  历

    2009/5 - 至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007/1 - 2009/1,厦门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2/9 - 2006/12,厦门大学,微生物学,博士;
    1999/9 - 2002/7,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硕士;
    1995/9 - 1999/7,厦门大学,生物学,学士;

    研究领域

    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尤其侧重:(1)土壤关键生源 要素碳、氮转化的功能过程和微生物学机制,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耦合机制;(2)新型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环境中的来源和组成、丰度和分布、传播和扩散过程和机制。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1. Su JQ, Wei B, Ou-Yang WY, Huang FY, Zhao Y, Xu HJ et al (2015). Antibiotic Resistom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acterial Communities during Sewage Sludge Composting. Environ Sci Technol 49: 7356-7363.
    2. Su, J.-Q., L.-J. Ding, K. Xue, H.-Y. Yao, J. Quensen, S.-J. Bai, W.-X. Wei, J.-S. Wu, J. Zhou, J. M. Tiedje and Y.-G. Zhu (2015). "Long-term balanced fertilization increases the soil microbial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a phosphorus-limited paddy soil." Molecular Ecology 24(1): 136-150.
    3. Ouyang WY, Huang FY, Zhao Y, Li H, Su JQ* (2015). Increased level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urban stream of Jiulongjiang River, China.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99: 5697-5707.
    4. Xie, W. Y., J. Q. Su* and Y. G. Zhu (2015). "Phyll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of floating macrophytes in paddy soil environments as revealed by illumi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1(2): 522-532.
    5. Yang, X. R., H. Li, S. A. Nie, J. Q. Su, B. S. Weng, G. B. Zhu, H. Y. Yao, J. A. Gilbert and Y. G. Zhu (2015).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anammox to nitrogen loss from paddy soils in southern china." Appl Environ Microbiol 81(3): 938-947.
    6. Ding, L.-J., J.-Q. Su, H.-J. Xu, Z.-J. Jia and Y.-G. Zhu (2015). "Long-term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f paddy soil shifts iron-reducing microbial community revealed by RNA-13C-acetate probing coupled with pyrosequencing." ISME J, 9(3): 721-734.
    7. Huang, X., C. Liu, K. Li, J. Su, G. Zhu and L. Liu (2015).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up-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on swine wastewater containing tetracyclines and tet genes." Water Research 70(0): 109-117.
    8. Wang, H. T., J. Q. Su, T. L. Zheng and X. R. Yang (2014). "Impacts of vegetation, tidal process, and depth on the activities, abundance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s of denitrifiers in mangrove sediment."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98(22): 9375-9387.
    9. Xu, H. J., X. H. Wang, H. Li, H. Y. Yao, J. Q. Su and Y. G. Zhu (2014). "Biochar impacts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an acidic soil planted with rape." Environ Sci Technol 48(16): 9391-9399.
    10. Xie, W. Y., J. Q. Su* and Y. G. Zhu* (2014). "Arsenite Oxidation by the Phyll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Wolffia australiana." Environ Sci Technol 48(16): 9668-9674.
    11. Wang, F. H., M. Qiao, J. Q. Su, Z. Chen, X. Zhou and Y. G. Zhu (2014). "High throughput profiling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urban park soils with reclaimed water irriga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48(16): 9079-9085.
    12. Nie, S.-A., H.-J. Xu, S. Li, H. Li and J.-Q. Su* (2014).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undance of Microbial Functional Genes and the Status and Fluxe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Rice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s." Pedosphere 24(5): 645-651.
    13. Xu, H.J., Li, S., Su, J.Q., Nie, S.A., Gibson, V., Li, H., and Zhu, Y.G. (2014) Does urbanization shap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urban park soils? A case study in 16 representative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the pyrosequencing method. FEMS Microbiol Ecol 87: 182-192.
    14. Su, JQ, B. Wei, C. Y. Xu, M. Qiao and Y. G. Zhu (2014). Functional meta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agricultural soils from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65(0): 9-15.
    15. Peng, J. J., H. Li, JQ Su, Q. F. Zhang, J. P. Rui and C. Cai (2013). Respons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to short-term pyrene exposure in red soil.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7(4): 559-567.
    16. Zhang, Q., J. Peng, Q. Chen, X. Yang, Y. Hong and J. Su* (2013). Abundance and composition of denitrifiers in response to Spartina alterniflora invasion in estuarine sedi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59(12): 825-836.
    17. Peng J, Zhang Y, Su JQ, Qiu Q, Jia Z, Zhu Y-G (2013). Bacterial communities predominant in the degradation of 13C4-4,5,9,10-pyrene during composting. Bioresour Technol 143: 608-614.
    18. Zhu YG, Johnson TA, Su JQ, Qiao M, Guo GX, Stedtfeld RD et al (2013). Diverse and abundant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Chinese swine farm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10: 3435-3440.
    19. Yanyan Zhou, Jianqiang Su, Qiliang Lai, Xinyi Li, Xiaoru Yang, Peiyan Dong, and Tianling Zheng (2013). Phaeocystidibacter luteus gen. nov. sp. nov., a new member of the family Cryomorphaceae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alga Phaeocystis globosa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of Owenweeksia hongkongensis.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63(Pt 3): 1143-1148. (Co-first author).
    20. Jianqiang Su, Yanyan Zhou, Qiliang Lai, Xinyi Li, Peiyan Dong, Xiaoru Yang, Bangzhou Zhang, Jinlong Zhang, Xiaowei Zheng, Yun Tian and Tianling Zheng (2012). Sinobacterium caligoides gen. nov. sp. nov., a new member of the family Oceanospirillaceae isolated from South China Sea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of Amphritea japonica. 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13, 63(Pt 6), 2095-100
    21. JianQiang Su, Jun Ye, YongGuan Zhu. (2012) 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a novel bacterial strain LSJC7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Enterobacteriaceae with dual resistance to arsenic and tetracycline.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94(24):7005-7006.
    22. Yao Zhang, Zihao Zhao, Chen-Tung Chen, Kai Tang, Jianqiang Su, Nianzhi Jiao (2012). Sulfur Metabolizing Microbes Dominat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Andesite-Hosted Shallow-Sea Hydrothermal Systems. PLoS ONE 7(9): e44593.
    23. Min Qiao, Wangda Chen, Jianqiang Su, Bing Zhang, Cai Zhang (2012). Fate of tetracyclines in swine manure of three selected swine farms i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4: 1047–1052.
    24. Binxiang Wang, XiaoRu Yang, Jinglin Lu, Yanyan Zhou, Jianqiang Su, Yun Tian, Jun Zhang, Guizhong Wang, Tianling Zheng (2012). A marine bacterium producing protein with algicidal activity against Alexandrium tamarense. Harmful Algae, 13: 83–88.
    25. LI Xiao-Fang, YIN Hong-Bin, SU Jian-Qiang* (2012). An Attempt to Quantify Cu-Resistant Microorganisms in a Paddy Soil from Jiaxing, China. Pedosphere 22(2): 201-205.
    26. Jianqiang Su, Xiaoru Yang, Yanyan Zhou, Tianling Zheng (2011). Marine bacteria antagonistic to the harmful algal bloom species Alexandrium tamarense (Dinophyceae). Biological Control, 56: 132-138.
    27. 韦蓓,黄福义,李虎,苏建强*. 污泥堆肥过程中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的残留[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03:395-400.
    28. 黄福义,李虎,韦蓓,欧阳纬莹,苏建强*. 长期施用猪粪水稻土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研究[J]. 环境科学,2014,10:3869-3873
    29. 韦蓓,黄福义,苏建强*. 堆肥对污泥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4,12:5431-5438.
    30. 苏建强, 黄福义, 朱永官 (2013). 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 21(4): 481-487.
    31. 陈倩,苏建强,叶军,朱永官。微生物砷还原机制的研究进展。生态毒理学报。2011,6(3):225-233 32. 徐春燕,苏建强,鄢庆枇,马英。抗生素抗性组学研究进展。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2):188-192.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研究经费)

    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土壤-微生物系统功能及其调控”,子课题“氮素转化关键功能微生物对不同氧化还原梯度的响应机理研究”, XDB15020302,2014.6-2018.5,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31270153,2013.01-2016.12,主持。
    3.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青年人才项目,“湿地中藻的砷甲基化作用及分子机制”,KZCX2-EW-QN410, 2011.01-2013.12,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稻田微生物砷代谢机制研究”,31070101, 2011.01-2013.12,主持。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海洋细菌杀藻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杀藻机制研究”,30800033,2009.1-2011.12,主持。
    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2批,20070420747, 2008.1-2009.12,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重大项目,“流域尺度抗生素环境行为与抗性基因污染特征”,21210008, 2013.01-2017.12,参与。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