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08-28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将随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坚持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可持续城市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保障中国经济实现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高速城市化情形下如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过去20年中翻了一番。从1985年2.5亿人增加到2005年5.6亿人,年增加1550万人,“十五”期间城镇人口年增加2060多万人。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建设活动剧增,城市生产消费迅速升温,城市经济社会各项活动频繁,城市发展的能源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加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安全与抗风险能力脆弱,城市环境的综合承载力状况堪忧。
就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看,我国的资源和能源人均占有量很少,如人均可耕地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50%、水资源为32%、矿产资源为47%、能源资源为39%、森林面积为14%。而且还会随着中国人口基数的扩大而进一步减少。这与中国快速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巨大的资源与能源供求有巨大矛盾,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就生态环境状况来看,我国面临着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垃圾肆虐、噪声扰民、人居环境恶化、居民健康水平下降,并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此外,城市大面积硬化,可渗水面积缩小,下雨即灾日渐严重;许多城市违反自然生态原则,向河湖要地,向江海延伸,向山区布局,使城镇走向与大自然失衡的危险边缘;在城镇密集区,水、土地、资源、能源等硬约束条件日益构成城市发展的瓶颈;全国各地环境事故频发,生态灾难接踵而至,极大地影响城市居民饮水、食物安全乃至生态安全与经济安全。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反映出我国在城市发展的建设模式、管理体制和政策层面缺乏系统有效的引导,在规划层面缺乏科学健全的体系。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统筹管理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开展可持续城市化的综合研究迫在眉睫,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拟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城市环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角度开展多方位的调查分析研究,分析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城市环境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为可持续城市建设提出科技支撑。
三、重点研究领域
国际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分析
城市环境研究的理论(观点)、方法
城市环境地空技术与数字城市
中国的城市化与环境
中国城市化与全球变化
能源问题与可替代资源
城市发展与城市安全风险管理
中国的城市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
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可持续城市建设模式
可持续城市建设评价
可持续城市的管理体制、机制、政策
四、项目设置
本专项拟设置以下8个项目:
项目1:可持续城市的社会经济过程、建设模式与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
明确可持续城市化的概念、内涵、目标和原则,研究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城市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城市的评价方法,分析和评价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水平,探索可持续城市的建设模式,提出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
成果要求:《可持续城市的社会经济过程、建设模式与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或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项目2:城市环境研究现状与进展:理论与方法
本课题着重调研国内外城市环境研究理论(观点)与方法(手段、工具)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成果要求:《城市环境研究现状与进展》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或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项目3: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系统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如城市人口、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等),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自然和社会要素入手,分析城市发展的各种约束条件,诊断不同城市潜在危机,进而提出对应的措施和管理政策。
成果要求:《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或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项目4:面向可持续城市的空间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
通过国内外调研,分析城市地理空间与信息技术的特点、应用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初步建立面向可持续城市的空间信息技术平台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本项目以厦门作为案例研究。
成果要求:《面向可持续城市的空间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或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项目5:城市化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和模型计算,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城市热环境变化的主要影响、驱动力和作用机制,研究热环境变化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探讨城市热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应对策略。本项目以厦门作为案例研究。
成果要求:《城市化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或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项目6:城市安全的系统识别及其风险预警管理
系统识别城市风险的来源、类别及其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改善城市脆弱性的途径,研究城市脆弱性综合评估技术与方法,提出建立城市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本项目以厦门作为案例研究。
成果要求:《城市安全的系统识别及其风险预警管理》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
项目7:城市环境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针对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通过现场调查和毒理实验相结合,建立其健康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找出关键的风险因子,并提出减缓其生态风险的管理对策。本项目以厦门作为案例研究。
成果要求:《城市环境中典型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综合研究报告;2篇SCI论文及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项目8:面向可持续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通过分析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服务和特征,研究城市发展自身的规律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探讨城市主导产业发展(如旅游、港口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提出可持续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原则、理论框架和工作程序。本项目以厦门作为案例研究。
成果要求:《面向可持续城市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综合研究报告;1篇SCI论文或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CSCD)论文。
五、实施期限
本项目实施年限为2年(2007年9月~2009年9月)。
六、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截止时间:2007年9月10日,提交1份项目申请书并附电子版。
联系人:黄静,崔胜辉
联系电话:2656367
电子邮件:shcui@iue.ac.cn
七、附件
附件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申请书.doc
附件三:青年人才领域项目任务书.doc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