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创新团队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汪印研究员一行出访印度尼西亚促进ANSO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07-31
      • 城市环境所与厦门理工学院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05-29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相约鹭岛,“城”就未来!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度招聘启事03-05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2026年度博士后招聘启事07-15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生命线安全与应急管控”创新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8-15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创新团队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师生来所访学交流08-29
      • 城市环境所召开第三届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08-29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07-21
      • “研途之后:学术、职场与人生的破局之道”毕业生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07-02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届毕业生座谈会07-09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调整公告07-07
      通知公告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含直博生)招生简章08-11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科目考试大纲08-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第二批次)07-09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夏令营营员入选名单07-07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调整公告07-07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所召开2025年度第三次纪委会议07-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行2025年暑期“科二代爱心托管班”开班仪式07-07
      • 城市所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07-03
      • 城市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暨警示教育会07-03
      • 城市所举办“致敬先驱 点亮精神灯塔”科学家精神主题展07-03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创新团队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所概况年鉴
  • 年鉴
    2024年城市环境研究所年鉴

    发布时间:2025-08-29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一)基本情况介绍

    所    长:贺泓

    党委书记:陈少华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邮政编码:361021

    电    话:0592-6190975   

    传    真:0592-6190977

    电子信箱:hlv@iue.ac.cn 

    网    址:http://www.iue.cas.cn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市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高技术交叉领域的研究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和国际科联“城市健康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落户单位。

    2024年,城市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院党组重大决策部署,以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为目标,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推进科研重点工作取得进展。

    城市所“十四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领域为:城市环境质量演变与健康效应、城市环境质量协同控制技术。为深入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关键年任务,城市所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明确了“自净城市”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成立“自净城市”先导项目工作组等6个工作专班,自主部署3项针对城市大气臭氧及其前体物催化自净技术攻关任务,改革科研组织模式。2024年,城市所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建的“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的“先进环境装备与污染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科学技术部组织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咨询评议,2025年1月获得科学技术部批复筹建。依托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项目组织实施,系统开展自净城市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和综合示范研究。

    2024年,城市所分析测试中心新增5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3台。截止到2024年12月底加入中国科学院大型仪器共享网的82台,加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56台。全年仪器使用机时149955.06小时,仪器使用率为113.38%。为所外单位提供分析测试报告172份。在2024年科技部《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获得良好。

    (二)科研进展情况

    1. 人才队伍建设

    截至2024年底,城市所共有在职职工406人。其中科技人员348人、科技支撑人员2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7人。

    城市所是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并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583人(其中博士生248人,硕士生335人)、在站博士后50人。

    2. 争取和承担科研任务

    2024年,城市所共有在研项目717项(包括新增项目246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A类项目2项、B类(含海外优青)5项,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3项(新增2项),专项项目2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面上项目49项(新增10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新增1项),课题18项(新增4项);主持或承担基地和人才专项1项;主持院国际伙伴计划3项(新增2项)。

    3. 科研工作进展与获奖情况

    2024年,城市所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针对金属载体催化剂的研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贵金属单原子在可还原氧化物载体上的锚定机制,有效增强Ag与载体CeO2之间的相互作用,对Ag单原子的锚定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获2024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技术发明奖)。二是基于环境胁迫下土壤解磷固碳的微观机制研究,建立了一种可直接识别和定量土壤中活性微生物的新方法,阐明了磷循环和碳循环基因及其相互作用对解磷的促进机制;利用多组学技术和噬菌体移植,揭示了微塑料和重金属胁迫下病毒协助宿主参与固碳的微观机制,研究成果在PNAS、Nature Water等期刊发表并荣获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是建立了人工智能需求-算法-算力-硬件关联的算力物质流新方法,系统揭示了AI电子废物的资源环境挑战,提出了循环管控方案。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并荣获中国稀土学会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华盛顿邮报、科技日报等120余家国内外媒体采访报道。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其中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千分之一行列。

    2024年,发表论文1139篇,1039篇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第一单位228篇),100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第一单位20篇)。在Nature及子刊、PNAS等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110篇;6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24年获国家省部级奖项十余项,其中“环境中耐药基因的形成与扩散机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城市所为第一单位);“柴油车排放污染控制”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技术发明奖,城市所为第二单位);“稀土分元素全产业链物质流分析技术研发与应用”获2024年度稀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城市所为第一单位)。此外,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24年申请专利116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00件,国外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全年新授权专利74件,其中新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2件,国外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新登记软件著作权23件。

    4. 科技促进发展情况

    2024年,城市所聚焦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多维度科技合作。与多部门及龙头企业携手,在协同创新、产业赋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签订多项科技合作协议,助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成功举办第五届海峡城市环境论坛,邀请院士及两岸近百位专家,分享先进环保技术,举办百家企业展览会,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产业融合。在成果转化上成效显著,反哺科研经费5164万元。搭建科技供给对接与政产学研转化平台,依托STS计划推动11项科技成果在闽厦落地。联合成立中科(厦门)技术转移中心,加速中科院科技成果在厦转化。同时,城市所发起城市环境产业联盟,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孵化基地”,已有8家在孵企业。参股企业厦门中科育成公司打造3个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20家,2024年培育近80家科技企业,5家上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5. 国际合作及其成效

    2024年,城市所持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全年95名科研人员出访,近百名海外科学家来访。依托“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CAS-ANSO 访问学者计划”,引进14名外专到研究所工作,促进科研队伍国际化,发挥国际人才的纽带作用,加深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实现全面、深度合作。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城市环境健康专题联盟第二期建设工作,输出环境治理技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举办了5场国际会议,包括“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研讨会、“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城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国际研讨会、“可持续食物系统与星球健康”国际研讨会。承建的为期十年的全球科学计划“城市健康与福祉计划”项目圆满完成既定任务,与国际科学理事会续约开启新十年工作。牵头成立厦门市国际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围绕厦门城市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城市环境装备、数字化监测和“城市生物技术”等领域现实目标问题开展科企联合攻关研究与应用。

    6. 主要挂靠的学会、主办或承办的重要出版物等

    由城市所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Soil Ecology Letters》期刊,2018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2021年3月被Scopus数据库收录;2021年5月被ESCI数据库收录;2022年4月被CSCD核心库收录;2023年获首个影响因子JCR2022为4.0;2024年影响因子上升到4.5,位于Soil Science学科类一区,Ecology学科类一区。

     

    撰稿:魏振宝 吕宏  审稿:方荣良


    附件下载:

    下一篇:2023年城市环境研究所年鉴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