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研究所在全球大米贸易导致的无机砷健康风险转移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2-05-25来源:朱永官研究组、李刚研究组
全球粮食安全的支撑要素之一是国际粮食贸易。然而,全球贸易流动已被证明会导致污染物和风险的跨境流动,从而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作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主食的大米,在世界市场上广泛交易。研究表明大米是人群无机砷(iAs)暴露的主要途径,但是大米的贸易也会导致其中所携带无机砷的国际流动并带来健康风险的跨境转移,然而对这一主题尚未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鉴于以上背景,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量化iAs流量和嵌入式健康风险 (HER) 的方法和模型,对 全球153 个国家iAs的进口总量和相关风险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 iAs 进口量最高(分别为 292、174 和 123 公斤/年)。孟加拉国的EHR排名最高,其次是越南和柬埔寨(分别为每 10万人中有150、141和111人具有健康风险)。完全依赖进口大米的国家正在进口大量的健康风险,例如基里巴斯、所罗门群岛。研究最后还讨论了如何通过选择大米来源来减少人群健康风险的相关政策。最终通过基于健康收益的政策设计为保障人群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成果以Embedded Health Risk from Arsenic in Globally Traded Rice为题,发表在环境和化工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海外访问学者/葡萄牙阿尔加维大学Luis Nunes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李刚为共同第一作者,朱永官院士为通讯作者。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及英国贝尔斯特女王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学者参与了此研究工作。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NO. 42090063)和中国科学院访问学者计划项目(NO. 2018VCC0002)等项目的资助。
大米贸易、无机砷含量和相关健康风险的全球分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