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研究所在长期极低频电磁场促进线虫能量代谢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0-12-11来源:蔡澎研究组
极低频电磁场通常是指频率在0-300Hz的交变电磁场,环境中存在的极低频电磁场以50Hz/60Hz的工频电磁场较为常见,其主要由电力传输系统(高压输电线及变电站等)和各类家用电器产生,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由输电线路及相关设施设备产生的50Hz/60Hz极低频电磁场的健康效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从上世纪Wertheimer N等提出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与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相关以来,各国围绕极低频电磁场暴露,特别是长期暴露的健康效应展开了大量研究。一些报道提出极低频电磁场暴露会增加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可能导致成人白血病和脑瘤的发生,加速卵巢组织的凋亡,极低频电磁场长期暴露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生殖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极低频电磁场与疾病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往往缺乏直接的证据,作用机制也不清楚,这极大地阻碍了我们科学地认识及评估极低频电磁场的环境健康风险。
基于上述背景,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蔡澎研究团队通过模拟50Hz, 3mT极低频电磁环境,将秀丽隐杆线虫连续多代暴露于极低频电磁场环境中直至第15代,围绕各代线虫形态、ATP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开展长期极低频电磁场对线虫形态及能量代谢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多代暴露于极低频电磁场线虫体长会增加,说明极低频电磁场可能对线虫生长发育过程有一定影响,长期处在极低频电磁场环境中线虫体内的ATP合成代谢增强,同时抗氧化应激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我们推测长期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可能增强了线虫的代谢能力,且在世代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可为极低频电磁场对生物体长期健康效应的影响提供依据,为长期生活在高压线等极低频环境中的人们提供健康防患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以Enhancement in the ATP level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under continuous exposure to extremely 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 multiple generations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王亚红博士为第一作者,蔡澎研究员和张紫燕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厦门市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项目(110000A062)的资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