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研究中心 | 研究组 | 组长 | 研究领域 |
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研究中心 | 城市土壤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组 | 朱永官 |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营养元素、微量元素、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等。系统阐明了土壤-作物系统中砷等重金属迁移转化机制与控制原理;揭示了稻田土壤中氮-铁耦合的微生物机制;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 |
城市湿地生态与环境研究组 | 俞慎 | 城市湿地生态学、修复生态学、城市源污染物湿地生物地球化学、渍水土壤学、流域生态学。 | |
水生态健康研究组 | 杨军 | 以生态健康为视角,聚焦水生态安全和微食物网。综合生态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究饮用水源地、景观水体、市政污水等城市水环境微生态学问题。近期研究兴趣包括水源地富营养化与藻类水华、水生态健康与毒理、生物群落监测与评价、微型生物生态与多样性等。 | |
物理环境研究组 | 肖勇 | 环境典型物理性污染的生物学效应及其防护方案研究。 | |
城市微生物研究组 | 苏建强 | 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环境微生物与人类健康;2)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来源和组成、丰度和分布、传播和扩散过程及机制;3)土壤关键生源要素碳、氮转化的功能过程和微生物学机制。 | |
环境健康研究组 | 黄清育 | (1)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2)环境污染物暴露的人群健康效应(环境分子流行病学);(3)环境污染物的分子毒理机制;(4)暴露和效应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与应用;(5)环境因子-表观遗传交互作用。 | |
新兴污染物健康效应研究组 | 黄乾生 | 环境毒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合物功效和毒性评价,尤其致力于新兴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和健康效应研究。 | |
城市土壤生态研究组 | 孙新 | (1)城市土壤动物多样性分布格局;(2)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3)城市土壤动物与人类健康 | |
环境微生物分析监测研究组 | 崔丽 | 环境生物分析化学,尤其是发展和利用单细胞拉曼/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其与稳定同位素标记和分子生物学的联用技术,开展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如抗生素抗性、氮磷微生物利用过程、生物膜、纳米毒性、微塑料及附着微生物和生物膜等。 | |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中心 | 城市水环境过程与生态风险研究组 | 颜昌宙 | 水环境化学、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城市景观水体/湿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管理等。 |
饮用水安全工程研究组 | 李曦 | 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及风险评估、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水源地生态环境修复及突发污染应急处置工程。 | |
大气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组 | 陈进生 | 区域大气环境化学,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 |
新污染物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组 | 孙倩 | 新污染物污染特征、迁移转化行为与控制技术。 | |
环境电化学研究组 | 赵峰 | 污染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电化学和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污染物转化机制,实现高效降解和定向转化。 | |
环境功能材料与空气污染物控制研究组 | 贾宏鹏 | 环境功能材料研发以及空气污染物的控制与消除。二氧化钛基复合功能材料研发及其在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新颖碳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及其在气体净化中的性能研究和技术应用;多元金属氧化物氢化研究及其在光催化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金属复合氧化物用于工业尾气VOCs的催化燃烧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 |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 | 蔡超 | 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及关键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的高新技术手段,探究污染物在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效应;发展污染监测及预警方法与技术;研究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开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与设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一体化技术-装备体系与治理模式,为城市化进程影响下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 |
大气污染控制研究组 | 贺泓 | 环境催化及其在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室内空气净化、固定源烟气治理中应用,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产业化。 | |
地表大气过程与气候环境效应研究组 | 徐威 | 海-气交换、大气气溶胶理化特征、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大气监测设备。 | |
城市环境工程与循环 经济研究中心 |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组 | 陈少华 | 1.自养生物脱氮过程功能微生物的富集、群落演化及代谢特征;2.生物脱氮过程中N2O的释放机制及调控原理;3.化学沉淀法磷回收的机制及动力学;4.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分离与转化;5.面向分散点源的低成本污水处理技术。 |
污染防治材料与技术研究组 | 郑煜铭 | 水质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材料、吸附与膜分离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和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 | |
清洁能源技术与炭材料研究组 | 汪印 | 以城市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为目标,研发以城市污泥、生活垃圾、污染土壤、电子垃圾、危险废弃物以及建筑废弃物为主要处置对象的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构建工程化应用技术体系,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 |
废水处理与养分回收组 | 叶志隆 | 1. 废水养分分离回收与污染物控制;2. 新型电化学水处理技术;3. 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和驱动机制;4. 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 |
城市矿产绿色开发研究组 | 余广炜 | 针对固废或危废处置产物的典型理化特征,开展污泥生物炭、沼渣、飞灰、建筑垃圾、电子废弃物以及尾矿渣等城市矿产资源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重点解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热化学固化或消减特征,阐明磷元素迁移转化机制,开发稀贵金属回收工艺,力争实现"污染物协同控制、能源梯级利用、碳封存减排、资源分质回收"等目标,提升"城市矿产"绿色开发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 |
水处理过程分析和优化研究组 | 赵全保 | 废水处理过程的原位监测、过程分析与控制优化技术;水污染指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有机污染物的定向转化技术。 | |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心 | 可持续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研究组 | 吝涛 | 基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生态学相结合的环境规划管理技术,阐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经济功能和地理生态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开展空间分析、复杂系统动态模拟和调控策略。 |
城市生态过程与调控研究组 | 崔胜辉 | 城市化过程的生态效应,城市生态规划与管理。 | |
数字城市与景感营造研究组 | 王豪伟 | 数字城市环境网络、城市形态地理信息遥感。 | |
城市资源综合管理研究组 | 林剑艺 | 能源与水资源管理、低碳规划与管理、水环境综合规划、复杂系统建模等,,致力于探索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资源足迹及其环境效应的演变规律,研究内容涵盖评估分析、模型模拟和对策分析等方面。 | |
城市森林研究组 | 任引 | 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与功能优化;综合样点观测、模型模拟和数据同化方法的尺度扩展研究。 | |
城市生态格局、过程与规划研究组 | 唐立娜 | 城市生态格局、过程与调控机制;景感生态学与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生态遥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由上述方向延伸的地理学、生态学相关科学问题。 | |
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 石龙宇 | 智慧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研究 ;生态风险管理 ;能源绩效评估。 | |
物质循环与城市代谢研究组 | 陈伟强 | 面向园区、城市、国家以及全球等中宏观社会经济系统,利用大数据、遥感及智能决策等技术,模拟和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的时空演变,探索和识别代谢过程的科学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核算和分析相关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效应,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寻求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 |
城市安全智慧管控研究组 | 叶红 | 城市运行安全风险预警、监测和风险智慧管控、城市生命体风险应急技术。 | |
城市生态过程与服务研究组 | 郑华 | 综合运用野外实验观测、系统模拟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围绕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制、评估方法及优化提升开展研究。 | |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组 | 郑拴宁 | 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与韧性提升。 | |
宁波站 | 大气有害物质研究组 | 肖航 | 环境化学、大气化学、环境监测、环境模拟 。 |
流域水环境研究组 | 徐耀阳 | 水环境与流域生态学。 | |
大气污染控制材料研究组 | 单文坡 | 环境催化、大气污染控制。 | |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与安全研究组 | 李刚 | 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 | |
水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组 | 张召基 | 针对我国重点行业工业污水经济高效治理的重大技术需求,揭示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研发水污染过程控制、污染物物化/微生物定向转化新工艺及成套装备,开展水污染控制新技术工程先导性应用研究。 | |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健康研究组 | 陈青林 | 城市土壤微生物生态、土壤微生物与城市土壤健康、土壤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 | |
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 | 朱冬 | 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与生物健康、新兴污染物的风险评价与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