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郑华研究员团队副研究员、特别研究助理/博士后招聘启事04-2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治理”研究组招聘启事03-19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普及科普动态
  • 科普动态
    5月1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发布时间:2009-05-07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MESSENGER第二次飞越水星

    有关MESSENGER最近飞越水星的一个特别的系列报告为人们提供了有关水星历史以及其现时环境的重要的新见解。MESSENGER计划是我们对水星所作的历史上第二次的访问,而我们对水星的第一次访问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Mariner 10计划。MESSENGER在2008年10月最近的飞越是该飞船在2011年进入水星轨道之前3次飞越火星中的第二次。在该系列报告中,有两则报告对水星的磁气圈进行了观察。该磁气圈对太阳磁场影响所作出的反应要比地球作出的反应更为强烈。James Slavin及其同事报告说,他们观察到了强烈的磁性重接(这是一个行星间磁场线与磁气圈场线连接起来的过程,它可以将太阳风的能量转移到磁气圈)。水星的磁性重接比地球的磁性重接要强10倍,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水星更靠近太阳。在一篇相关文章中,Karl-Heinz Glassmeier将这些转移活动描绘为在磁气圈表面舞动的磁性“龙卷风”,它们植根于其下的深层部位。在第2篇文章中,William McClintock及其同事在水星的稀薄的大气中探测到了镁、钙和钠。这些元素的分布可能为人们对该大气层中正在进行的过程提供线索。

    另外两篇报告应用了MESSENGER所拍摄的水星表面的新图像。Brett Denevi及其同事应用了由MESSENGER和Mariner 10所提供的水星数据。他们发现,水星的表面有相当大的比例起源于火山岩。他们报告说,水星的外壳可能是由在长时期中喷发出的有着不同组分的岩浆组成的。就像月球一样,水星的表面星罗棋布着陨石撞击坑。Thomas Watters及其同事现在对Rembrandt盆地进行了分析。

    遗传学研究阐明了非洲血统与多元性

    通过分析3000多名来自整个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的遗传差异之后,研究人员显示了非洲的现代人群如何从14个先祖人群进化而来。这些发现揭露了整个非洲大陆人群中存在的巨大的遗传差异。这些发现还给未来可以在非洲导致重要医学进展以及更好地了解人类进化史与现代人之非洲起源的研究打下基础。Sarah Tishkoff及其来自美国、非洲和欧洲的研究团队的同事通过收集许多志愿者的DNA并对在整个基因组中的不同遗传标记进行序列比较,来研究121个非洲人群、4个非洲裔美国人的人群以及60个非非洲人群的遗传学变异。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的人群具有高度的混合血统,这反映了跨越非洲大陆的历史性迁徙事件。研究人员在他们的报告中对主要的迁徙路径和进化关系进行了描述。总的来说,这一来自基因组数据的画面与研究人员根据文化和语言学的模式所重构出的画面有着良好的匹配。这些结果显示,地理分布不同的狩猎—采集人群(包括俾格米人、说搭嘴音语言的San人以及东非说搭嘴音语言的组群)有着共同的祖先。非洲裔美国人的祖先主要来自西非的Niger-Kordofanian人群(占71%)以及来自欧洲(占13%)和其他的非洲(约为8%)人群。该项研究除了提供人们等待已久的有关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的进化史资料之外,还为许多其他系列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例如,该项研究可以帮助遗传流行病学家找到最能说明问题的人群来作“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这类研究所观察的是某些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或者,该项研究可以帮助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人员来确定哪些种族应该被纳入到他们的研究之中,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代表在遗传学上异化的人群。

    在鸭嘴龙体内发现胶原蛋白

    科学家们在一个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鸭嘴龙化石中探测到了血管和其他结缔组织。Mary Schweitzer及其同事从加拿大短冠龙Brachylophosaurus canadensis的后肢中发现了一条单一的股骨。他们没有在野外对该化石进行挖掘,而是对其及其外包裹的一层厚厚的沙石层进行了封存,然后将其转移到实验室中以作进一步的发掘,并防止发生标本的污染。这些标本还被送往多个实验室中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人员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检查该组织的外观和结构,他们还开展了质谱仪和抗体结合实验来辨识其组织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表明,MOR 2598含有胶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鸟类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这对在恐龙与鸟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进化上的相互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该鸭嘴龙化石比一个几年前发现的霸王龙(T. rex)化石要早1300万年。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


    附件下载:

    上一篇:5月7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下一篇:4月30日《自然》杂志内容精选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