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简介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心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战略需求和城市生态环境科技前沿,聚焦城市代谢、城市生态韧性与安全、景感生态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碳中和等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的城市环境数字模拟模式,为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健康提供理论、技术和管理支撑。研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51人,包括研究员8人,副高10人,中、初级人员33人。
二、学科方向
1. 城市代谢过程与驱动机制
针对城市转型和科技变革下城市代谢模式的改变,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挖掘多源异构数据,创新数据驱动型城市代谢研究方法,探究城市关键物质在全生命周期代谢过程中的数量、组分、效率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刻画城市关键物质(碳、氮、磷、战略金属等)代谢的时空格局与演化特征,辨识主要影响因子和关键路径,揭示城市转型对关键物质代谢过程的驱动机制,构建高时空分辨率和高精度的物质代谢模拟模型,打开城市代谢在时间、空间和过程中的“黑箱”。
2. 城市生态韧性与安全保障
面对气候灾害频发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针对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影响,开展城市生态韧性与安全保障的理论研究,研发城市生态风险评估、动态模拟、安全应急与适应技术、决策预警技术及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技术;发展极端气候事件与极端环境下重要高危目标生态风险应急防控辅助决策平台;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城市开展生态安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实证研究。
3. 城市景感生态与绿色空间营造
面向城市生态安全和人群健康协同保障的需求,研究景感和景感营造对人群心理健康保障、主观满意度提升、文化和审美塑造的影响机制;阐明景感空间的格局、过程和生态效应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群身心健康的复合影响;研发基于景感营造、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设计、建设、效益评估和运行维护的技术体系,全面提升城市与城市群生态环境健康和居民生态环境满意度。
4. 城市碳中和规划与管理
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形态、关键行业、主流技术和碳减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预测分析模型,探索区域协同、环境协同的碳减排路径,识别城市碳中和的重点领域与关键工程,编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碳排放监管与考核体系,制定城市碳中和相关标准,提出城市碳中和环境综合管理模式,为我国城市碳中和的政策与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5. 城市数字模拟器
面向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需求与新兴城市信息科学前沿,将城市环境系统的大数据采集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构建以城市代谢过程和格局为主线的城市环境系统数字模拟平台;基于该平台,研发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城市形态演变与典型物质、能量代谢模拟系统;基于多要素、多过程耦合的系统化模拟,预测城市形态、典型物质能量代谢过程及其产生的人群健康效应,提出智能管理对策;推动我国的城市环境研究向大数据驱动的数字智能化科研范式转变。
三.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邮 编:361021
联系电话:0592-6190681
传 真:0592-6190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