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公民
      • 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综合新闻
    • 学术活动
    • 科研动态
    • 最新论文
    • 媒体扫描
  • 学术出版物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部门单元
  • 专题报道
  • 网站地图
  • 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任领导
      更多 +
      • 贺泓
      • 陈少华
      • 方荣良
      • 郑煜铭
      • 林卫东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所长致辞
      更多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沿理论、关键技术和管理支撑。
        “十四五”时期,城市环境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锚定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与任务,强化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与担当,对标对表“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 ...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谅解备忘录

        05-30
      国际会议
      更多 +
      • The James Hutton Institute Stephen Chapma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做学术报告

        09-11
      合作项目
      更多 +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与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生态与水文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11-01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更多 +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领导到访城市环境研究所03-31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促进中心徐成主任一行访问城市环境所02-26
      • 首届“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亚洲区域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02-26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质资源低碳转化技术与实际应用”培训班12-17
      • 东盟国家生物质高值转化及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12-17
      合作伙伴
      更多 +
      政府部门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更多 +
      投资公司目录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更多 +
        根据研究所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所人员规模将达到760人,其中创新岗位人员200人,项目聘用人员210人,研究生300人,博士后、客座人员及访问学者50名。研究所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规划,招贤纳士。为加快创新能力的建设,迅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人才,建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人才约650人,其中职工250人,在读研究生350人(含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客座人员等约50人。职工中高级职称者8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1人,国家科技进步
      院士风采
      更多 +
      • 贺泓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朱永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才招聘
      更多 +
      • 博士后招聘:新污染物社会代谢与多介质迁移归趋模拟研究05-15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组招聘启事05-15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区域土壤环境与生物污染研究组(宁波站)招聘科研助理启事04-30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研究生教育
    • 介绍
      更多 +
        教育处是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也是研究所学位委员会的秘书机构。主要工作职责:贯彻执行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和福建省等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研究所的发展战略,制定实施所研究生教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新闻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城市环境研究所组织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优秀学生干部”评选会议04-30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第十三届碧溪论坛04-23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马工程”社会实践项目活动04-15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联培生教育管理研讨会04-15
      • 城市环境所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讲座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届夏季联培毕业生工作培训会03-17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年城市环境研究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04-19
      • 2025年“城市环境与健康”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04-21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3-24
      • 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学习情况复查和政审通知03-13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简章03-08
      • 2025年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所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介绍02-27
      • 导师介绍
      • 就业信息
      • 招生信息
      • 下载中心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更多 +
      • 走进研究所,职工子女参观暨科普研学之旅

        2023-08-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举办2023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2023-05-13

      科普视频
      更多 +
      • 绿野仙踪.IUE植物导览地图展示视频

        2016-12-14

      • 火星照片是灰尘还是UFO

        2012-11-14

      • 科普场馆
      • 科普文章
      • 科普纵览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技术成果
      更多 +
      • PM2.5防护口罩05-24
      • 一种雨水花园监测系统07-03
      • 废弃LCD提取铟成套技术与装备06-19
      • 高性能可见近红外光催化材料06-19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更多 +
      • 城市环境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05-06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04-08
      • 城市所召开青年理论学习示范小组学习会04-08
      • 城市环境研究所启动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04-01
      • 城市环境研究所召开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专题座谈会03-26
      政策法规
      更多 +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09-09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09-09
      • 中国共产党党章09-09
      • 中科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07-19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研究所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年鉴
    • 形象标示
    • 所训介绍
    • 园区风采
    • 联系方式
    • 地理位置
  • 国际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合作项目
    • 中欧沿海城市环境影响评价联合研究计划
  • 院地合作
    • 合作交流
    • 合作伙伴
      • 政府部门
      • 科技(战略)合作企业
    • 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 投资公司目录
      • 成果简介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研究队伍概况
    • 院士风采
    • 杰出青年
    • 优秀青年
    • 研究员
    • 项目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研究组
    • 人才招聘
    • 招生信息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普及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场馆
    • 科普纵览
    • 科普视频
    • 科普站点
    • 科普通告
    • 科普链接
    • 相关机构
  • 科研成果
    • 论文
    • 获奖
    • 专利
    • 技术成果
  • 党群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群机构
    • 学习园地
    • 政策法规
    • 办事指南
    • 廉政教育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党群园地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不忘初心,读懂《学习纲要》

    发布时间:2019-07-18

    【 大  中  小 】【打印】【关闭】  

      一本黄色封面、著者署名“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书,放在本报记者桌上。

      它是记者在6月10日新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下称《学习纲要》)。此前,中共中央对外公布了关于印发《学习纲要》的通知。

      中共中央为一本书的印发专门发出通知,极为少见。这本书为何如此重要?它讲了哪些内容?有何风格特点?

        把学习进一步引向深入 

      谈《学习纲要》,首先要从指导思想谈起。

      《学习纲要》和具有世界影响的两卷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宣部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书一样,灵魂是一种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中共十九大把这一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实现与时俱进。从内容看,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具体来说,它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发布,指出“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权威读本”。

      这一《决定》发布时,中共十九大刚刚闭幕,决定中《学习纲要》的书名第一次公布。一年多后,《学习纲要》上市。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学习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学习纲要》。

      可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是印发此书的目的。“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等表述,彰显了此书分量。通知还明确指出,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纲要》纳入学习计划,作出周密安排,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

      这里提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由中共十九大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的一项主题教育。在《学习纲要》上市之前的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6月起,这一主题教育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

      在这一主题教育中,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等具体目标,显然就需要加强学习。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同意印发《学习纲要》,“作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学习纲要》是重要学习材料——对于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而言;是重要辅助读物——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说。这两个关键词,是理解《学习纲要》分量的切入点。

       关注领导干部和青年群体 

      《学习纲要》内容丰富、结构严整。

      全书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21章中,首尾两章相当于导言和后记。首章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这一思想进行了概要性介绍。尾章标题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学懂、弄通、做实,关注两个群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年。首章概要介绍,尾章发出号召,首尾呼应。

      中间19章,按数字排序从1到19。从标题格式看,均为主副题,主标题进行精炼概括,副标题用“关于”一词引出本章关注的主要话题。如第一章的标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从关注内容看,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认为,这19章可大致分为5组。

      第一组关注历史方位。第一章为第一组,关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新的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二组关注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第二章到第八章为第二组,关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奋斗目标、战略安排、领导力量、根本动力、本质要求等。具体而言,根本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安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根本动力是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本质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三组关注总体布局。第九章到第十三章为第三组,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展开来说,经济建设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政治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社会建设要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生态文明建设要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组关注相关领域。第十四章到第十七章为第四组,关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具体来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组关注政治保证和能力建设。第十八章、第十九章两章为第四组,关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和能力建设。其中,政治保证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能力建设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章、节、目的编排方式,是本书一大特点。以第一章为例,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分三节,关键词分别是“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具体来说:新时代标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第一节“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共包括第7、8、9三目,每目1到3个自然段。如第7目共2个自然段,关注两个话题,一是发展性,即社会主义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二是规律性,时代的变化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用生动金句将道理讲透 

      《学习纲要》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

      廓清迷雾。谈到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时,《学习纲要》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谈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时,《学习纲要》强调,作出这一基本判断有着重要依据。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必将遭到全世界人民反对;解决各种世界性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我国拥有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强大能力和资源,作用不可替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求合作、谋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创造成果层出不穷,我国在其中有着重要一席之地;我国市场的吸纳能力、消化能力独一无二,各国都在我国寻找发展机遇。因此,时与势在我们一边。

      说理透彻。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时,《学习纲要》用历史事实进行论证: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

      金句频出。谈中国道路时,《学习纲要》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用事实来说话、由人民来评判。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时,《学习纲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谈中国国情时,《学习纲要》打了一个比方: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精当用典。谈中国梦时,《学习纲要》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又指出,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谈全面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书中提到“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乘势而上,事业迎来大发展;抓不住或者错失发展机遇,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逐渐落后,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等妙语,书中随处可见。

      (原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06-19 05版)



    附件下载:

    上一篇:【光明日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
    下一篇:【经济日报】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版权所有 © 2006-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闽ICP备09043739号-1
    地址:中国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邮编:361021Email:Webmaster@iue.ac.cn